政策倡議
工作中的精神健康議題不再僅僅只是一個個人的心理問題,也不再只是一個社會支援的問題,相反,它是一個職業傷害,一個勞工權益的問題。
若與職業安全與健康相關的法律框架沒有將僱員的精神健康納入其中,當勞工遭遇職場上的心理傷害,也難以獲得法律補償。
真正有效的「表彰」應該是承認醫護人員面對的難處,提供適當措施去改善,並在造成傷害後作出合理賠償和支援,而非對他們的精神、心理壓力視而不見。
日前,本會聯同女工關懷、香港職工會聯盟和勞動力向聯合國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提交了一份聯合報告。委員會的第五十九屆會議在十月二十七日至十一月七日期間召開,委員會對中國如何落實《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相關規定的報告作出結論性意見和建議。
中國勞動透視對蘋果公司於本周三(8月13日)宣佈,決定未來禁止其產品iPhone及iPad在組裝過程中使用苯(benzene)以及正己烷(n-hexane)這兩種有害化學物質。此兩種化學物長期在電子業中被廣泛使用,多年來造成數以千名的中國工人因化學品中毒而死亡或身體殘障。儘管電子業有各種形式的化學品使用指引,內容大都只著重生產環境的安全和防止污染,而非工人的健康。
『禁苯行動』是我們在職業安全和健康方面的最新倡議。化學品中毒已躍升為中國職業病的第二大殺手,當中大多數的個案都與一種致癌物質──苯──有所關連。含苯的化學劑在電子、鞋、玩具等行業中廣泛使用。雖然市場有售賣不含苯的化學劑,但是價格較為高昂,影響生產成本。
苯的代價
中國職業病人數近年以幾何級數快速上升,單2010年(新增案例)便有近百分之五十的增長,每10分鐘就有一人診斷上職業病(,其中塵肺病佔了九成)。當中,還未包括千千­萬萬不為人知的「隱形」農民工,至死也沒有分毫賠償。 短片的主角,同樣走上一條血染的法律維權之路。
作者: 管鐵流 【論文摘要】集體談判考驗的的勞資雙方的談判力量,弱者的格言是團結,有組織的行動才有足夠的對抗力,罷工乃是迫不得已卻不可或缺的選擇。勞工權利的基石首先是罷工權,其次是組織權。職業化的集體談判將是集體談判的異化,儘管不無可取,儘管迎合現實。 【關 鍵 詞】組織權 罷工權 集體談判
致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 隨著經濟建設的高速發展,特別是新材料新工藝的廣泛使用,職業安全問題日益顯現。除了數目龐大的塵肺病例,各種職業中毒病例也頻頻出現,職業病的高發,一方面給國家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另一方面,更給患者本人及其家庭造成災難性的打擊。
過去三十年,國家經濟高速發展,但同時亦造就了大量的工傷職業病人。然而,當中不少落下了殘疾的工人却未能得到國家的保護,連一個「殘疾人」的身份都拿不到。目前殘疾人證的發放依據爲《〈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管理辦法》和國務院批准的《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殘疾標準》 (下稱《殘標》),兩者均沒有考慮到內科殘障的問題。因此,大量喪失了勞動能力的職業病人,包括數以十萬計的塵肺工人和職業中毒病人,均無法拿到殘疾人證和享受相關國家福利,造成極大不公。

頁面

訂閱 政策倡議